連續三年每個暑假,在深圳這座移民之城,總有一群“小候鳥”跨越山海而來,在此展開特別之旅,這是深圳市文明辦、關愛辦為新業態勞動者及子女精心策劃的“圓夢”行動。
8月13日至16日,四天三晚,深圳關愛行動青少年研學實踐公益活動暨第三屆“關愛新業態勞動者——小候鳥東鵬研學”深圳專場,讓來自天南地北的“小候鳥”們體驗了這趟科技人文生態探索之旅。
8月13日上午,“小候鳥”研學開營的興奮還未散去,孩子們已穿梭在東鵬飲料華南生產基地的現代化車間。流水線上,機械臂有序揮舞,如同城市跳動的節拍;實驗室里,試劑落入燒杯,孩子手下變幻出奇妙色彩——“總酸測試”成功了!驚嘆此起彼伏,玻璃器皿映照著孩子們興奮的臉龐。父母口中忙碌的“工作”,第一次如此鮮活呈現眼前,民族品牌的匠心,也第一次直觀地烙印心中。
深圳理工大學校園,綠意蔥蘢。孩子們漫步智慧校園,好奇張望創新工場,零距離觀察宿舍食堂,沉浸式感受高校生活。一張張承載著夢想的小紙條,被鄭重放入“時間膠囊”,那一刻,大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詞匯,而是心中悄然點亮的燈塔。午后,投入深圳科學技術館那艘巨大“星際飛船”的懷抱,與AI 對話,和機器人共舞,仰望模擬的浩瀚星空,發出“原來世界這么大”的感嘆,科技的魅力從此深植童心。
第三天清晨,探秘城市中心的“候鳥天堂”——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孩子們舉著用東鵬飲料瓶自制的“生態觀察筒”,搜尋灘涂上的候鳥蹤跡。小小的塑料瓶,此刻成了連接自然與創造力的橋梁。當電梯直抵平安金融中心的云端之巔,116層觀光層上,深圳壯闊的城市畫卷在腳下鋪展,小小的手指興奮地指點著熟悉或陌生的地標。巨大的阻尼器模型前,孩子們屏息凝神,聆聽講解員介紹這座摩天大樓如何防風抗震屹立不倒,黑科技的震撼無聲傳遞。而在深圳報業樹莓VR未來影院,戴上頭顯,跟隨九大IP劇目開啟四維沉浸體驗,一秒穿越古今,研學的科技范拉滿。
旅程終點停泊在招商局歷史博物館的時光碼頭。從古樸的木帆船模型到巍峨的現代巨輪,靜靜訴說著這片熱土擁抱海洋、劈波斬浪的勇氣?!吧呖陂_山炮”的回響,讓孩子們觸摸到深圳“敢為天下先”的滾燙基因,理解這座城市為何與眾不同。
當最后一天結營儀式會場的燈光亮起,童聲合唱《謝謝你》清澈悠揚,齊聲朗誦《深圳關愛行動宣言》鏗鏘有力,久久回蕩的聲音,是孩子們對父母辛勞的深情告白,也是對這座接納他們短暫棲息的城市的由衷禮贊。
舞臺中央,學員代表們眼神明亮、沉穩自信,他們用日記、繪畫、詩歌等形式,生動分享著此行收獲。“試管凝結理想,公式指向遠方,智慧火花破夜明,未來在顯微鏡下生長······”來自江西的陳藝南,用一首原創詩歌《深圳交響曲》,抒發她的研學感想。在廣西學員車福北筆下,深圳五彩斑斕,它有生機盎然的生態綠,遼闊深邃的科技藍,還有知行合一的高校紫······深圳,也如河南學員趙子騫所言,“就像一本立體書,值得不斷探索”。
孩子們的精彩表現,令臺下許多風塵仆仆趕來的家長眼含淚光,看到的不只是孩子幾天的歡樂,更是他們眼中被點亮的星辰大海。家長代表也激動表達了心聲,寓教于樂的四天行程,不僅豐富了假期生活,也讓孩子在學會探索的同時,懂得團隊協作與感恩分享,更重要的是,啟迪家長思考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
四天很短,轉瞬即逝;四天又很長,足以在幼小的心靈里刻下深刻印記。2025年的“小候鳥”研學活動,用精心設計的“三重解碼”——在產業車間里解碼奮斗的意義,在自然生態與科技場景解碼城市的智慧,在歷史回響與未來展望解碼精神的內核,為孩子們搭建起理解父母、認知城市、擁抱未來的橋梁。
這絕非一次簡單的研學,它是深圳這座移民城市對“以人為本”理念的生動踐行。當孩子們在東鵬實驗室里見證化學反應的神奇,在紅樹林濕地感知生命的韌性,在平安云端理解城市的雄心,在招商局博物館觸摸改革的脈搏,在聚光燈下展現自信的光芒,他們收獲的,是視野的開闊、認知的重構、能力的萌芽與情感的豐盈。
多年累計服務數萬人次,“小候鳥”活動已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助力、社會協同、媒體傳播的強大合力,成為深圳城市文明高度的閃亮名片。它向人們證明:一座偉大城市的榮光,不僅在于經濟數據的增長,更在于它如何以最大的誠意與智慧,去照亮需要被看見的角落,去托起稚嫩纖細的翅膀,去永葆愛的溫度。
深圳晚報記者 趙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