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2023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20周年關愛盛典”舉行。盛典上,第二十屆深圳關愛行動“十佳愛心人物”獲獎名單揭曉。
十佳愛心人物獲獎感言·李一農
一個人做好事并不難,難的是能夠帶動一群人做好事,并且一輩子做好事,我們應積小善為大善,積小愛為大愛。我是研究昆蟲的,我想把自己比作螢火蟲,螢火蟲從小到大都發光,光亮雖然微弱,但是當無數個心懷善意的人匯聚在一起時,微光也能成炬。我愿以螢火之光,為深圳增輝。
在深圳海關,有這樣一位從事植物保護與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退休研究員:他出生于湖南長沙,從小“聽雷鋒、學雷鋒”,將“做好事、當好人”的信念深深刻入心底;1993年來深工作后,他結合自身經歷和特長,資助鼓勵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捐款捐物幫助母校提升辦學水平;退休后,他發揮余熱,義務授課傳遞植物保護等知識。他就是李一農。
成立尚農獎學金,積小善為大善
縱觀李一農的人生軌跡,與“三農”息息相關:他畢業于湖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是原農業部外來入侵生物預防與控制研究中心專家工作組成員、中國植物病理學會植物病原線蟲專業委員會委員、高級農藝師,并在母校中成立了“尚農”獎學金,鼓勵莘莘學子崇尚農業、崇尚農村、崇尚農民?!拔业母改附o我取名叫一農,就是要我‘一輩子學農、一顆心為農、用一生助農’。農村是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我要激發孩子們學習農業知識的熱情,讓他們愛農、務農,積極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力量?!崩钜晦r說。
1975年,18歲的李一農在湖南一個知青點務農,和農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90年9月,在得知這個鄉里有一位品學兼優的小女孩因為家庭困難放棄上高中的機會、第二天就要跟隨村里人南下廣東打工的消息后,他不顧天色已晚,踩上自行車往返20余公里,談遠景、講道理、捐學費,終于成功說服小女孩家人同意她復學。女孩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刻苦學習,最終考取湖南師范大學,開啟了嶄新的人生道路。
2013年,一名患上肝炎的學生無力承擔后續治療藥費,同時面臨失學困境。得知消息后,李一農立即托人購買對癥治療的抗病毒藥品并及時寄到學生手中,緩解其燃眉之急。他努力不讓學生們因病失學,資助患者購買藥品、解決住院費用,多年來廣東、湖南等地近10名患病學生在他的幫助下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2015年,為進一步激勵母校困難學生奮發向上的進取意識,李一農與妻子決定每年從工資中拿出1萬元,在植物保護學院設立了“尚農”獎學金,在植物保護專業研究生中開展學術研究報告評審,獎勵取得較好成績的困難學生,希望他們扎實鉆研學問,勤奮動手實踐,積極投身祖國建設,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截至目前已有近80名學子獲得獎勵?!吧修r”獎學金獲得者劉洪在湖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在《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7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
李一農夫婦出席“尚農”獎學金頒獎儀式。
“在捐款這一點上,我非常感謝夫人的理解和支持。我們希望把‘尚農’獎學金持續辦下去,積小愛為大愛,積小善為大善,能夠在獎學金獲得者中看到未來院士的身影?!崩钜晦r如是說。
為更好幫助母校湖南農業大學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李一農不僅發動在妻子在出版社工作的校友,每年捐贈一批新出版的文史哲類書籍給學校圖書館,自己還常自費前往香港書展,精心挑選一批農學、生物學專業書籍,郵寄到學校圖書館。為此,湖南農業大學校友總會授予了李一農“杰出貢獻獎”。
“以螢火之光,為深圳增輝”
2017年退休后,李一農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志愿服務。他在各大高校舉行專題報告和講座10多次,為學生們講授植物保護、病蟲害防治等專業課程,聽眾達3000人次。2022年,他主講的關于外來有害生物防控的課程入選首批“深圳市長青老齡大學百門微課工程”,并經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專家評審后在老年大學和“科普課堂”播放,向市民積極宣傳生物安全理念。李一農還發動曾在深圳中學任高級教師的妻子,發揮專業特長和他一起“授人以漁”。夫妻倆先后到羅湖海關、沙頭角海關、大鵬海關等基層海關和深圳海關開展義務培訓授課10余場次,李一農談愛崗敬業與專業技能,妻子講親子教育與家風建設,共覆蓋達2000人次。
李一農(左)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
李一農也在不斷拓展關愛范圍。他關心深圳海關困難黨員,多次上門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同志;他為全國老年人防詐反詐知識大賽錄制宣傳視頻,開展防詐反詐宣傳;他定期到幼兒園門口指揮交通秩序,守護孩子們上下學安全;今年,他和妻子還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等捐資,相關錢款將用于開展民族團結小使者內地行以及鄉村幼兒童書益站建設。
“我是研究昆蟲的。我想把自己比作一種叫做螢火蟲的昆蟲,螢火蟲的光亮雖然微弱,但是當無數個心懷善意的人匯聚在一起時,微光也能成炬。我愿以螢火之光,為深圳增輝?!崩钜晦r說。
(原標題《十佳愛心人物 | 李一農:一心向農,積善行善的老研究員》)
見習編輯 崔冰倩 審讀 韓紹俊 二審 張玉潔 三審 劉一平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樊怡君 通訊員 吳莉/文 朱恒鑫 楊立維/視頻 胡鑫/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