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心理健康,是促進個人成長和提升生活幸福指數的重要抓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市民群眾對于心理健康的需求越來越多,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也越來越豐富。今年,第十九屆深圳關愛行動開展“悅心靈”幸福行動,關注情緒、關愛心靈,增強群眾的心理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理解與守護之光溫暖照耀身邊每一個人。
多方面滿足不同群體心理健康需求
關愛行動根據市民群眾的心靈、家庭、職業、育兒、文化等不同新需求,結合不同群體的特點,整合社會資源,從各個方面推進心理關愛。
從“心”出發,滿足市民群眾多元心理服務需求。關愛行動通過心理咨詢輔導、家庭關系調適、搭建公共心理服務平臺等多種形式,關懷特殊困境人群,疏導情緒,緩解壓力,包括市民政局“社會工作介入心理支援服務”項目、市婦聯“陽光媽媽”心理關愛自助互助服務、市殘聯心理減壓沙龍、羅湖區“慧生活、享未來”認知癥好朋友分享會、龍崗區“蓄力工程”職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項目、龍華區生命關愛項目、光明區老年人心理關愛活動等,把群眾所需所求一一送達,做到精準關愛,進一步提高居民幸福感。
向“陽”而行,培養健康向上的陽光心態。關愛行動將通過講座、大賽、聯誼會、互動體驗活動等多種形式,組織豐富多彩的心理關愛活動,增強對青少年樹立理想信念的引導、主動培養青年群體積極心理品質、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包括市直機關工委青年交友公益活動、市教育局校園心理劇大賽活動、市文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龍崗區兒童“雙有”素質體驗營與陽光“童”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動、龍華區青少年樂觀思維訓練營、大鵬新區老年人戶外嘉年華活動與專題講座等,助力群眾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積極的心理能量。
多品牌織密線上線下心理關愛網絡
心理健康直播、網絡課堂、社區文化節……深圳關愛行動以“幸福促進”為主題,通過各品牌服務項目大力推動心理健康公益活動融入市民生活。
今年關愛行動將更新“心理關愛地圖”小程序2.0版本,擬增加療愈音樂、游戲治療、心理小測試等板塊,內容更多樣化,寓教于樂;福田區將推出幸福福田“關愛地圖”,探索“互聯網+關愛”的智慧關愛新模式;深圳報業集團“愛心與共”幸福促進中心將全程直播“幸福人生大講堂”網絡課堂,繼續邀請名家傳授健康知識,并聯合各專業機構的公益資源,共同打造2022線上心理防護課;廣電集團將開展《我的白大褂 王牌科室》醫療健康系列直播,大小多屏互動,拓寬心理關愛和醫療服務的方式和途徑。
線上傳遞溫情,線下擁抱關愛。市直機關工委將打造“舒心驛站”示范點,不斷提升機關干部群眾的心理健康素養,從心理上減壓釋負;鹽田區舉辦“魅力梅沙”文化節,營造活力、和諧、歡樂的文化氛圍;寶安區推出“文化百千萬工程”文藝展演,廣泛傳播社會正能量;出版集團舉行“每月藝術”公益展覽,讓藝術走入生活,讓想象力為心靈護航。
此外,在關愛行動的號召下,多個心理健康關愛項目正在持續優化開展。包括羅湖區面向轄區未成年人推出購書券、電影券、經典誦讀、公益課程、心理關愛服務等禮包福利,提升未成年人文化素養;南山區主辦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活動,緩解兒童心理困擾和波動;龍華區統籌協調全區安心驛站建設,開展“心基建”“心未來”“心陪伴”等服務;深汕特別合作區各中學舉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青少年兒童正確認識和處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情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