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品牌活動
- · “感動深圳”—深圳關愛行動推選表彰晚會
- · 中國公益映像節
- · 步步行善
- · 深圳“募師支教”行動
- · 愛心小書桌
- · “愛心無限,電波傳遞”—明星物品慈善拍賣救助活動
- · 幸福人生大講堂
- · 關愛地貧兒童“燃料行動”
- ·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
河源貧困留守兒童來深“看世界”
9月14日至15日,“河源貧困留守兒童深圳看世界”大型公益活動在深圳開展,60余名河源貧困留守兒童來到深圳。活動期間,部分留守兒童還與在深務工的父母見面。活動由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深圳市婦聯、河源市扶貧工作局、河源市婦聯聯合主辦,河源日報社承辦。
?河源貧困留守兒童在世界之窗正門前合影。
深圳大力幫扶河源
深圳與河源手足情深,如東江之水源遠流長。自結成全面對口幫扶關系以來,深圳在產業共建、民生實事、精準脫貧和智力支持等多方面開展幫扶,幫助河源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的發展。
其中,教育幫扶是深圳對口幫扶河源的重點工作之一。近年來,深圳高度重視對口幫扶河源教育事業的發展,通過廣泛開展兩市59對學校“一對一”結對幫扶,每年度有260名河源中小學骨干教師來到深圳名校跟崗培訓學習,邀請深圳市教育專家、名校長、名師到河源開展名師送教活動,組織深圳年度教師到河源作專題報告,每學年選派17位深圳名師在河源各幫扶學校開展支教工作等幫扶形式,累計培訓河源當地教師近萬人次。
除了幫扶建設深圳中學河源實驗學校外,深圳還支持廣師大河源校區建設項目缺額資金5億元,幫助河源實現“大學夢”。
開展此次“河源貧困留守兒童深圳看世界”活動,正是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教育方面的又一舉措。“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為河源的孩子們打開一雙觀察的眼睛,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的;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機會,能夠在中秋佳節,在爸爸媽媽工作的地方與父母團聚一下;給孩子們埋下一顆種子,激發他們立志改變家鄉、改變人生的勇氣;同時也是一次倡議,讓深圳社會各界了解河源貧困留守兒童,為孩子們的成長多盡一份心,多出一份力。”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政研組副處長薛明地表示。
▲河源貧困留守兒童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
留守兒童感受深圳發展成就
14日上午,“河源貧困留守兒童深圳看世界”活動在深圳中學河源實驗學校啟動。據悉,深圳中學河源實驗學校是深圳投資1億元幫扶建設的一所硬件設施先進、師資力量強的優質公辦初中,為河源市區新增了3000個優質初中學位。啟動儀式上,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學校,感受深圳幫扶成果。
當天下午,孩子們來到深圳,前往世界之窗景區參觀,通過游覽100余個微縮版世界奇觀、古今名勝、歷史遺跡,全面了解世界各地風土人情和文化。
在14日晚的見面會上,部分孩子與在深務工的父母相聚,共享親情時光。見面會現場還舉辦了精彩的猜燈謎活動,孩子們紛紛舉手答題,贏得精美禮物。主辦方還給每一位小朋友贈送了書包和精美文具以及月餅。
15日,孩子們前往蓮花山山頂廣場,眺望深圳市中心城區,感受深圳發展成就。隨后,孩子們前往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全面了解并感受改革開放以來的壯闊歷程和輝煌成就,凝聚愛國主義情懷,激發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熱情。
▲河源貧困留守兒童在蓮花山上看深圳城市風貌。
活動聚焦貧困留守兒童
家長老師紛紛點贊
鐘曉楠是河源市東源縣下藍村的留守兒童。每天回到家,她都要幫助外公摘菜、洗碗、掃地,父母陪伴的缺失,使她的性格變得有些內向。
“孩子平時除了上學,回家后幫忙做做家務,就喜歡待在家看電視,不喜歡出去跟小朋友玩。”鐘曉楠的外公說。鐘曉楠的父母都在深圳務工,平時住在外公家。村里沒有文娛場所,同齡的玩伴也很少。看電視節目幾乎是她唯一的娛樂活動。對于鐘曉楠來說,最快樂的時刻就是媽媽從深圳打來電話。“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我需要你們,我一直在等待。從你們走的那一刻起……我等待的,其實是你們的愛!”在日記本里,鐘曉楠寫下了這段話,流露出留守兒童的內心渴望。
打工的父母就像是隨季節遷徙的候鳥,留守的孩子猶如巢中嗷嗷待哺的幼鳥,孩子們盼望著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有父母陪伴在身邊。幸運的是,本次深圳、河源聯合組織的公益活動,在幫助像鐘曉楠這樣的留守兒童通過“看世界”來打開心扉、開闊視野的同時,又可以讓孩子與父母在深圳進行短暫的相聚,感受親情的溫暖。
家長賀群霞表示,她每三個月左右回一次家,平時想孩子的時候都會與孩子視頻、打電話。“這次見到孩子特別開心,很感謝主辦方!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們開闊眼界,產生揚帆遠航的夢想,為自己家鄉做出貢獻,也希望他們以后能幫助留守兒童,回報社會。”另一位家長溫敬園每天都會打電話給孩子,提醒他起床上學。因為在外工作,溫敬園的心里對孩子充滿虧欠,“我覺得這個活動增進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也希望未來孩子有機會來深圳工作生活。”
本次活動的帶隊老師周婷是河源本地人,第一次來深圳是在她高三畢業的時候,距離現在也有十年了,這些年深圳迅速發展,帶給她很大的感觸,“深圳這座城市帶給人一種向往,我們那里地處偏僻,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對孩子們來說唯一的樂趣就是看看山、看看水。這次他們來到大城市,看到外面的世界,書本里的東西展現在眼前,我覺得這樣的活動對孩子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據悉,本次活動吸引了深圳晚報等深圳各大媒體跟蹤報道,共同聚焦山區貧困留守兒童,發動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兒童和脫貧攻堅工作,讓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真正“有人愛、有人護、有人幫”。
(陳曉銀/文 楊少昆/圖)
編輯:李倬滎